投诉船公司,有用吗?
投诉船公司,有用吗?
发布日期:2021-08-06 12:23
随着运价飞涨,货主叫苦连天,针对航运公司高昂定价的投诉也成了热点话题。继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(FMC)宣布对马士基等九大航运巨头发起审计调查后,近日,宾州家居装饰公司MCS也向FMC递交了控诉书,指控地中海航运和中远海运的不当行为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·马斯特(Richard Master)告诉The Loadstar,除了揭露真相之外,他们已经走投无路。
MCS控诉称,他们在今年年初与航运公司签订了协议,接受了比去年高70-80%的集装箱价格,但航运公司没有履行协议,MCS不仅没有得到(协定的)集装箱,集装箱价格也在急剧上升。
据悉,美国供应链每年经手的集装箱超过1100万个,而从亚洲到西海岸的进口集装箱价格从每40英尺货柜2700美元暴涨到15000-20000美元。马斯特表示,MCS每年从亚洲的供应商那里进口约3500个集装箱,其中所运货物的平均价值为2万至3万美元。在马斯特的讲述中,目前的费率已接近货物货值,这对于中小型货主来说宛如心口插刀。
马斯特认为,价格上涨并非疫情所致,协定价格时已经纳入了疫情因素,现在航运公司的行为属于“趁火打劫”。这也是促使他向FMC投诉的原因。马斯特说,MCS来自亚洲的业务价值1.2亿美元,但运输成本一夜之间暴增3000-4000万美元,这将转嫁给消费者,并将导致MCS经营的家居装饰行业出现20%-40%的物价上涨,这些涨价都是航运公司造成的。
马斯特希望货主的损失能得到赔偿,而船运公司也应履行其合同。此外,MCS希望FMC确保航运公司解决集装箱短缺和集装箱的“错位”问题,即亚洲一箱难求,美国港口则积压成山。
小编认为,正如马斯特所说,目前惊人的高运价并不如航运巨头们声明的那样合情合理。新冠疫情的流行固然是不可忽视的背景,也是运价飞涨的导火索,却未必是运价高持不下的结构性因素。
FMC对九大航运公司的审计消息一出,并未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震慑效果,一是因为各大航运公司确实可以借助客观因素开脱;二是在疫情逐步常态化的情况下,航运公司借势推出高额定价,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却总是显得落后一步,即使最终审计尘埃落定,开出六位数的罚单,对航运巨擘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此外,令人眼红但无计可施的是,各大航运公司的营收也随着定价逆势飙升。德路里预测今年集装箱航运业全年利润将首度超过1000亿美元,行业巨头们纷纷连续上调2021年的业绩预期。显然,无论是否真的涉嫌操控运价,他们都是这次风波里的“赢家”。
众所周知,市场经济体制下供需关系决定价格,但如今全球排名前十的航运公司控制了超80%的市场,它们即是市场本身。没有外部因素的冲击,它们就可以牢牢掌控定价的话语权,而以FMC为代表的监管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,恰恰不是外界的影响力量,而是使这种市场得以形成的辅助因素。因为它们所求的是维持市场的稳定秩序,保证资本的活力,而不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因此,当FMC表示,他们目前没有发现航运公司联盟操纵运价的证据,且认定运价高低反映了市场就丝毫不令人意外了。
只有消费者声势足够浩大,监管机构才会侧目,因此,真正的改变只能来自新的力量的联合,即像MCS一样的消费者群体,集聚成群,颠覆航运公司的结构性地位,此次投诉可能开了一个好头。
来源:港口圈
作者:网站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