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19
联合国于2025年9月12日正式发布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》(GHS)第11修订版。此次修订是GHS制度自2003年发布以来的重要更新,涵盖了分类标准、防范说明、标签规范等多个技术领域的重大改进,旨在提升全球化学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。

1.气雾剂与加压化学品分类体系重构
新版GHS对气雾剂和加压化学品的定义进行了彻底梳理,明确了二者的独立分类地位。具体更新包括:
定义范畴明确化
气雾剂不再归属于易燃气体、易燃液体等传统危险类别
加压化学品单独成立分类体系,与气雾剂形成并列关系
两类产品的危险性判定需基于内容物特性进行独立评估
分类标准细化

新增直接分类条件:
未经验测但易燃成分含量>1%的气雾剂直接划为类别1
燃烧热≥20kJ/g的气雾剂自动归入类别1
建立三级分类体系,明确各类别的判定边界
2.皮肤致敏评估方法全面升级
建立分层评估体系
优先采用物质分类数据作为评估基础
引入架桥原则解决数据缺失问题
设定浓度极限值作为最终评估依据
新增四种评估方法

评估方法包括:
人类数据:可直接用于混合物分类
标准动物数据:需考虑其局限性
限定法:需预先验证适用性
非独立化学/体外方法:作为辅助判断依据
3.环境危害类别扩展
大气系统危害分类重组
将"危害臭氧层"扩展为"危害大气系统"
新增"助长全球升温而有危害性"独立类别
两类危害并行存在,互不隶属
分类标准统一

判定依据:
以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附件所列物质为准
混合物中相关物质浓度≥0.1%即需分类
分别对应危险代码H420和H421
1.防范代码与危险类别对应关系优化
重大调整内容
急性毒性-吸入类别3的防范说明由P261改为P260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相关类别防范措施同步更新
新增P322、P323专门治疗说明条款
防范说明具体化

新增要求:
安全数据单必须包含详细治疗指南
明确培训要求和操作规范
提供完整的应急处置流程
2.应急指引体系强化
组合说明精简
删除P302+P317、P304+P317等组合说明
优化应急响应层级结构
明确应急处置优先级
操作指引明确化

具体要求:
皮肤沾染必须立即用水冲洗
吸入暴露需迅速转移至通风处
为专业医疗介入预留时间窗口
1.标签要素展示规范
运输标签与GHS象形图协调
明确共存时的展示优先级规则
相同危害信息可避免重复标示
建立统一的尺寸比例规范
术语体系统一

重要变更:
"运输象形图"统一改为"运输标签"
明确内包装标签要素要求
规范外包装运输标记标准
2.标签要素内容优化
危害通信要素完善
统一危险性说明表述格式
优化象形图使用规范
完善信号词应用标准
1.窒息性气体分类体系建立
定义与分类

两类窒息机制
化学窒息性气体:干扰氧气运输和利用
单纯窒息性气体:通过物理置换降低氧浓度
常见化学窒息性气体:一氧化碳、硫化氢。
常见单纯窒息性气体:二氧化碳、氢气、氮气、氦气、氖气、氩气、氪气、氙气、乙烷、乙烯、乙炔、甲烷、丙烷、丙烯、脂肪族烷烃和全氯氟烃。
如果物质或混合物已被划为具有急性毒性(吸入),则不需要再标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。
2.标识要求具体化
公示信息要求
安全数据单第2节必须公示相关信息
建议使用标准警示用语
提供充分的防范措施指导
1.技术创新价值
此次修订通过细化分类标准、优化警示语言、完善标签规范,显著提升了化学品危险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。更新内容体现了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最新技术进步,为全球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。
2.行业影响评估
新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化学品生产、运输、使用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,有助于提升全行业的安全水平。同时,统一的分类标准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,降低合规成本。
3.未来发展展望
GHS第11修订版的发布标志着化学品危险通信标准的又一次重要升级。未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,GHS制度将继续完善发展,为全球化学品安全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。此次修订不仅体现了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技术进步,也顺应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发展需求,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。各相关方应及时了解新要求,做好实施准备工作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阅读参考,具体以相应法规及当地行政机关判定为结果。如有动态调整具体以国内外主管机构官方解释、发布为准。文章来源于中检危险品鉴定中心等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,请邮件联系admin@mbs-gz.com。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,感谢
如有物流咨询或合作意向,请您在此留言,或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,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。